一抹南大紫,凝聚了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最深刻的回忆与最真挚的情感。但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紫色校标,背后的故事与含义却鲜为人知。
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现行校标(也称校徽)自1992年90周年校庆正式开始使用,度过了漫长岁月,见证了南大的跨越式发展。校标的设计者徐富林如今已从南大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退休,每每提到校标的故事,他总是充满自豪。
南大的前身有着多种多样的校标。从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二龙戏珠圆形银质校标,到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高浮雕二龙椭圆校标;从国立中央大学的六朝松倒三角形校标,到金陵大学的金陵紫底圆形校标,这些形式各异的校标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历史。
1982年,校领导曲钦岳、韩星臣希望出设计一个能代表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的标志,在全校征集设计方案。作为南大书画研究会的会员,徐富林老师自然要出一份力。当时徐老师已经进行过设计标志的尝试,于是结合过往经验设计了几个全新的校标方案。
徐富林老师保存了一些旧案样品,这些旧案各具特色,在当时也引起了激烈讨论。商讨后,校领导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采纳了徐富林的两个方案共同试用,在实际使用中,盾形校标更受师生青睐,遂定下来沿用至今。
图 1 部分旧案样品
校标为紫色,取“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意,沉稳又不失活泼,庄穆又不失典雅。同时,也与南京地标紫金山呼应,并承袭了国立中央大学时期对紫、金、青三色的尊崇。
初期设计,徐富林老师一度为校标外形煞费苦心。跳出圆形、菱形、方形等等常规形状的局限,经过反复的推敲与尝试,徐老师最终设计了别具一格的燕盾形作为校标的轮廓。他说,燕形,意寓南大的学生如同春天的燕子一般富有朝气、积极向上。而盾形,意寓南大的学者会成为祖国的坚实后盾,勇攀高峰,为构筑科技长城做出卓越贡献。
校标的组成图案包含:一本书,一株雪松,一对辟邪。
徐富林老师说:“设计看起来简单,但是你得有丰富的思想,把有内涵的东西融进去,才能把它提炼出来。”
校标中的书本展现了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高等学府的定位,表达了对学生博闻广识的期许。
雪松图案的原型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六朝松,与此同时雪松也是南京的市树。长青之树体现了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的历史悠久、万古长青。雪松的三层枝叶,寓意着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是体系化规范化进行人才培养的知识殿堂。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有学土、硕土、博士,另一方面南大的学者名流有研究员、教授和院士。
而辟邪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如意。体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表现出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的文脉传承。
最独具匠心的是那对辟邪中间的绣球。小小的一个绣球却有着复杂的纹路,细细观察可以分解出“南、京、大、学”四字。这也是徐富林老师最引以为豪的设计,他现场为同学们演示了将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四个字以美术字的形式融入校标最中心圆形小标的过程。
图 2 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现行校标
徐富林老师设计的校标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成了南大人珍贵的印记。2010年7月“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出台,对南大的中文校名、英名校名标准字体,校标,校色,校旗,校风、校训的标准字体等都做了规定。
这个文件明确规定,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校标为由中英文校名、学校成立时间与神兽辟邪、雪松、书本等图案组织而成的盾形标志。统一标准的落实强化了学校标识使用的严肃性,提升了学校的形象,徐富林老师得知后也很高兴。
设计校徽,是徐富林老师与南大最深的连接,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徐富林老师素来热爱绘画,他的画以工笔为主,擅长人物、仕女图和山水画,曾多次获奖。他将传统国画技法与西方绘画理念结合,重视精准的透视与细腻的明暗关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他画中的人物肌理纤毫毕现,材料质地真实可感,无论是厚重的棉衣还是轻薄的纱裙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标志设计则是他的业余兴趣,他曾经为国际卫生组织设计了肯尼亚红十字会与中国红十字会联合组织的标志,为国际学术会议也设计了大量的徽标等。
图 3 徐富林的画室
画技非一日之功。徐富林老师年轻时分配到南大,从事专业美工工作,负责教材、校报等的排版、插图工作。在此期间,他随蒋志超先生学画。蒋志超先生在南大极有声誉,他有着颇高的工笔仕女画造诣,与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张书旗等友情甚笃。除此以外,徐富林老师也在业余时间去文化宫美术专修班学习,绘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图 4 年轻时的徐富林
徐富林老师成名是在动荡的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徐老师画了许多毛主席像,其中一幅巨大的墙体画使他获得了各界的关注。专注于绘画,使他与喧嚣的世界隔离开,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南京军区的宣传干事多次邀请他去作画。1968年,他更是被邀请至江西安源参加“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的设计工作。
图 5 徐富林绘制的毛泽东(有畸变)
在1977年底,徐富林老师应教育部、科学院之邀,赴北京参加为迎接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召开的科技展览总体设计。为了呈现最佳效果,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连过年也没有回家。大年初一的早晨,突然有人通知他说,中央首长要接见。怀着忐忑而兴奋的心情,徐富林老师前往接受接见,并见到了著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几位科学家对他们的设计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感谢,让徐老师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后,社会越来越欣欣向荣,南大的校园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徐富林老师常常被各部门请去帮忙设计海报搞宣传,也有外校和各界人士请他出马进行绘画设计。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代表团访问法国时,更是向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送上徐老师的新作《仕女》。徐富林老师虽然忙碌,但也乐在其中。
图 6 《仕女》重绘版
虽然已经有了很高成就,徐富林老师却从未放弃学习与进步。1985-87年,他通过考试到江苏省国画院学习,还被推选为了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绘画学会会长。提及那段时光,他充满了怀念。他说,国画院的氛围很好,无论是国画大家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都很随性,大家平等交流,互相赠画,彼此学习借鉴,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提高都很快。
在讲述这段经历的同时,徐富林老师强调了借鉴参考的重要性。他告诉大家无论绘画还是写作都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从一草一木中寻找灵感,学习已有作品的构思。徐老师说,“创作”一词太重,不能随意使用。绘画中毫无参考完全原创是极难的,因此他的画往往只写“徐富林 画”而不写“作”。
图 7 戴安邦画像图 8 西双版纳女郎图 9 山水画(局部)
如今的徐富林老师已经84岁了,他身子硬朗,每天坚持站在桌前作画,一画就是几个小时。每每有学生来访,他总是热情地招待,给大家欣赏存放的画作。他的画有名士伟人,也有萍水相逢的普通人,有高山大川,也有门前巷尾的无名小花。徐老师还展示了一些半成品,他说,创新和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他总是在尝试新的构图、新的画法。
图 10 徐富林给来访学生看画
回首过往种种,最让徐富林老师动情的依然是校标的设计。他笔下的这一抹紫,凝聚了他在MG冰球突破官网网站工作点点滴滴的回忆。徐老师说,许多人重金请他作画,但他给南大帮忙总是不求回报。因为南大待他很好,分配的住所与退休待遇自然不必说,同学和老师也对他很是尊敬和关怀,有时碰到院里的老同事,还会亲切地喊他一声:“小徐”。这一切铸就了他对南大最深切的情感。
看到为南大设计的校标带着南大的风范走向世界,徐富林老师以此为荣。他期待这抹南大紫给更多南大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也期待南大办学事业继续蓬勃发展,攀上新的高峰。
图 11 徐富林与学院退协负责人王淑君合影
图 12 徐富林与来访学生合影
文字:陈怡彤
图片: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