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师生学术交流和凝练重要科学问题,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推出“石话石说”学术论坛。2014年4月23日,第一次“石话石说”学术论坛在仙林校区朱共山楼205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华南花岗岩研究”,王德滋院士和陈骏院士全程参加了下午的论坛,王汝成院长和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周新民教授、法国奥尔良大学陈岩教授到会指导,重点实验室骨干及相关老师和学生参加了这次学术论坛。
(本图片由刘登平老师提供)
这一天,天公作美,春光明媚,205会议室里,济济一堂。本次论坛分上、下午两个半场举行,分别由王博和王孝磊主持。上半场围绕“华南中生代构造”这一主题展开,李祥辉教授、舒良树教授、卫巍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和王勤教授围绕华南中生代构造过程、火山-沉积盆地、韧性剪切带、花岗岩组构及其侵位机制、华南若干重要地质问题等方面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论坛的下半场则围绕“华南花岗岩的关键问题在哪里”这一焦点问题展开讨论,着重谈科学问题,交流对华南花岗岩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于津海教授、贾东教授从华南的基底研究和新元古代裂谷带的新发现这一角度谈了基底对华南成岩成矿与油气藏的意义以及与全球环境-生物变化的联系和考虑;徐夕生教授和王孝磊副教授从花岗岩研究的国际前沿动态和进展提出了对华南花岗岩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建议,徐夕生教授还特别指出了花岗岩研究中容易犯的误区,强调野外和基础地质工作与现代先进分析技术结合的重要性;王汝成教授、陆建军教授、陈卫峰副教授和冰球官网新引进的“计划”李伟强博士则分别从花岗岩成矿的“时代基因”、稀有金属成矿的类型和机制、铀成矿的问题与思考以及成矿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示踪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每一个报告都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本图片由周新民老师提供)
王德滋院士对下午的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花岗岩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华南花岗岩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重要建议。陈骏院士在论坛间隙不时插话提问;在会末,他又指出加强花岗岩基础研究和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告诫大家不要回避困难工作,要迎难而上,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做独创式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建议年轻教师和学生在花岗岩研究上多提出新的基本科学问题,加快开展工作。
本次学术论坛是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进行的。“石话石说”论坛将持续进行下去,为重点实验室和院系相关老师与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学术平台,为凝练科学问题,提升研究队伍,扩大学术影响,攀登科学高峰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孝磊、王博供稿)